您現在的位置: 深圳政協網首頁 > 專版專欄 > 委員風采 >
閱讀,敲開理解與關愛之門——市政協常委張瑩瑩的讀書故事
來源:深圳特區報發布時間:2022-04-27
“我們從書中獲得知識、開闊眼界、增長人生閱歷。主動、開心地閱讀,這將讓我們看到大千世界的變化,領略生活中的美?!?/p>
世界讀書日這天,面對深圳特區報記者專訪,市政協常委、第八屆全國道德模范張瑩瑩這樣形容開卷之有益之處。這番感悟雖樸實無華,但作為深圳市雨燕殘疾人關愛事業發展中心黨支部書記、主任,深圳市龍華區公共文明促進會會長,這卻是張瑩瑩在十年助殘扶貧公益事業中,在最貼近殘障人士心聲的地方,實踐沉淀而來的切身體驗。她是閱讀的受益人,也希望更多殘障人士通過閱讀打開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的大門,在書香滿城中,讓關愛、理解,與希望流動。
張瑩瑩在線上閱讀。
從經典閱讀中獲得最初的力量
因為兒時的一場幾乎致命的小兒麻痹,張瑩瑩成為了一名肢體殘障者。但命運的強者并不會被軀體的病痛所打敗,張瑩瑩不僅成長得陽光自信、自立自強,還生發出許多幫助他人的溫暖。
張瑩瑩回憶,學生時期自己最愛看的就是名著、名人傳記類書籍。在那些能夠跨越時間、文化和語言,激勵一代又一代人心性的故事中,總是包含著對困苦命運的抗爭,過人的智慧和對善意的追求。在閱讀這類著作的過程中,張瑩瑩開啟了最初的深度思考,和對自我價值的追尋。
大學畢業后,張瑩瑩只身來到深圳,并逐漸探索出一條適合殘障者的“多元化就業”模式,幫助了數以千計的殘障人士創業就業。過往十年間,張瑩瑩奔走于助殘扶貧道路,連續多年深入廣西東蘭縣、鳳山縣、巴馬、羅城等實地探訪。每到一處,所見所聞都促使她不斷探問,身體殘障,或身處貧瘠之中的人們,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我能看到他們對外面世界的渴望,以及對理解溝通的渴求?!边@個時候,張瑩瑩總是能想到一本自己看了又看的長篇小說——畢飛宇的《推拿》。
這本書曾獲得第八屆茅盾文學獎,講述了在某推拿中心,一群盲人的情感、責任、尊嚴與夢想的生活故事?!安煌某砷L經歷造就了主角們不一樣的性格,在書中他們是那么鮮活的生命,他們的激情與熱愛,對尊嚴的追求,煥發出的斗志令人動容?!钡趯嶋H的幫扶工作中張瑩瑩卻看到,書中主人公的那些閃光點,既是殘障人士渴望的,也是他們畏懼追求的。書中以十分寫實的方式表現出殘障人士的心理與現實困境,在閱讀對現實的反復投射中,張瑩瑩決心儲備更多的專業知識,讓公益之路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加扎實。
從書中找尋給予理解與關愛的方法
人類的自信并非生而所得,對于許多殘障者而言,從容舒展地融入社會更是難以企及的情景,在缺乏關愛與理解的環境中,他們往往會陷入自我封閉、因殘致貧的惡性循環。在助殘扶貧實踐中,張瑩瑩意識到,在為殘障者創造就業機會之前,需要以正確有效的方式,引導他們敞開心扉。
為此,張瑩瑩不僅報考了心理學研究生學位,還在日常生活中,閱讀各種心理學書籍,例如《非暴力溝通》《墨菲定律》《人生定位》《情緒勒索》等。此外,每每有殘疾人理論研究相關領域書籍專著上市,如《中國殘疾人職業教育與就業服務》《殘疾人服務業跨越式發展研究》等等,張瑩瑩都會買回來仔細閱讀學習,并反哺于工作實際。但在她看來,著眼于殘障者的文獻仍是少數,她呼吁更多領域的作家、學者關注到殘疾人發展的相關議題,在更廣泛的場域為殘障人士獲取理解與共鳴。
閱讀,對于每一個人都很重要。在位于深圳龍華區的殘疾人創業就業基地“IC愛創空間”,張瑩瑩還特意設立了一個書吧。她時常去那里看看殘障伙伴們最近的閱讀“風向”?!皻v史類、小說類的書籍最受大家歡迎?!贝送?,張瑩瑩積極與深圳各大書城合作,定期邀請繪本老師來到IC愛創空間為殘障孩子們講述繪本,但相較于發育健康的孩子,對殘障孩子講述繪本需要更多耐心和方法?!耙暻椴⒚?,要配合更多的動作、聲音、畫圖輔助,讓殘障孩子明白,告訴他們如何進行情感表達、保護自己,還有認識這個世界?!?/p>
張瑩瑩以自己的經歷精彩講述著,閱讀會讓一個人煥發出多么大的能量。而她的丈夫也是一位愛閱之人,家中的每個房間里都有書架,兩個孩子隨手就能拿到書。在這個四口之家,每個清晨與夜晚都擁有因閱讀而靜謐的溫馨。
采訪的最后,張瑩瑩向讀者推薦了《非暴力溝通》這本書,并認為該書對于家庭教育和社會交往都有益處?!八鼤嬖V我們如何走出自己的‘大門’,更好地表達自我、化解憤怒,勇敢地說出愛與感恩?!辈浑y看出,理解與關愛,一直都是張瑩瑩的關鍵詞。
編輯:趙文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