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深圳口述史|王麗娜:把青春獻給深圳,為打造法治城市建言獻策
來源:深圳晚報發布時間:2021-12-22
王麗娜
浙江人,廣東連越(深圳)律師事務所主任,自1995年起在深圳執業,歷任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理事、廣東省律師協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律師協會副會長、深圳市新的社會階層人士聯合會副會長兼律師分會會長,深圳市女企業家協會副會長。曾獲得深圳市“三八紅旗手”榮譽稱號、廣東省優秀律師、廣東公益法律服務杰出貢獻獎、深圳市律協成立30周年“服務律師獎”和“參政議政突出貢獻個人獎”等榮譽,是深圳律師行業的領軍人物。作為深圳市政協五屆、六屆和七屆委員,王麗娜積極參政議政,在政協大會、專題議政會、協商會上的發言以及提交的提案多次刊登在《人民政協報》。獲得了市政協“優秀個人”“優秀政協委員”“優秀立法協商咨詢委員”等榮譽稱號。
來深26年,我見證著深圳法律服務走在全國前列,見證著深圳的律師隊伍日益發展壯大,見證著深圳創造中國法律界的數個“第一”……一直以來,我都為自己是“深圳人”感到驕傲和自豪,深圳開放、多元、包容的氛圍給了我不斷學習、拼搏的動力。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已人至中年,在新階段和深圳一同激情重燃再創輝煌是我當下努力的方向。
▲王麗娜在參加深圳市政協五屆一次會議期間的留影。
壹
在深圳住酒店一晚就花掉我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那個時候,我意識到了深圳和其他地方的差距。
深圳是律師行業改制最早城市 法律服務走在前列
1994年我第一次來深圳的時候,記得住晶都酒店每晚就要300多元,當時不到30歲的我在老家政府部門工作每月工資就300多元。一個晚上,幾乎就花掉了我一個月的工資。
我出生于浙江,父母都是公職人員,有一個弟弟,大學畢業后進入到老家所在地的司法局工作,那時候工資每月90多元。1990年我通過了兩年一次的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取得了律師執業證,成為當地新中國建立以來的第一位女律師。
1994年因公出差我來到了深圳后,了解到深圳律師業的改革和發展還是走在全國前面的。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深圳成立了中國第一家律師事務所,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深圳就已經開始將國辦律師所改制為合伙制律師所。當時深圳承擔著很多內地和香港合作交流的事項,也包括法律服務的溝通和交流,特別是深圳當時的“三來一補”企業比較多,更需要用法律來保護港商和外商的權益。
辭去公職來到深圳
用心用情贏得口碑
1995年我辭去公職背水一戰來到了深圳,前途未卜,不敢告訴家人已經辭職,只能暗暗發誓要干出一番名堂。當時的深圳南洋律師事務所剛好在招聘律師,我就順利就職正式成為深圳市的一名執業律師。
此時的我才駭然感到出門只能靠BB機和公交的年代,想要在陌生的地方打開局面是件多么困難的事情。我首先去尋找和拜訪了浙江省駐深辦事處和其他地區縣市駐深辦事處,拿著辦事處給的老鄉通訊錄,逐個親自上門拜訪、或者寄帶有名片的信函過去,一個月磨破了兩雙鞋。我接到的第一個案子就是浙江老鄉的貨款糾紛案件,此后又有同事介紹擔任外貿中心等企業的法律顧問,同時我又到處免費給一些企業講課,不但承接了一些企業的法律服務,還承接了企業員工介紹來的很多案子。我發誓一定兢兢業業、用心用情去承辦每一個案件。獲得口碑后朋友多了,我也就漸漸在深圳站穩了腳跟。
在深圳,我第一次見識了摩天大樓頂層的旋轉餐廳,第一次吃到了辣椒面,第一次買到了“大哥大”、第一次學會了卡拉OK。那時候,深圳市以國貿大廈為中心范圍非常熱鬧,但到上海賓館以西基本是農田和小土坡,一到晚上便是一片漆黑。真不敢想象深圳的發展一路西行,現在的福田區和前海片區比世界一流城市還漂亮。
▲王麗娜在參加七屆全國律協二次理事會議期間的留影。
貳
深圳,從來都是先行先試的典型代表,敢于創新便是深圳人的代名詞,也是吸引著我義無反顧沖向深圳的原因。
做深圳法律服務先行者 見證歷史
1987年,深圳市政府在深圳會堂首次公開拍賣一宗編號為H409-4的土地,這標志著土地使用權在新中國第一次作為資產進入市場。土地拍賣“第一槌”引發新中國土地使用制度的“第一場革命”,為我國實行國有土地使用權有償轉讓提供法律依據和保障。不實行土地有償轉讓制度,就沒有完善的商品經濟制度。這為深圳的住房改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1997年初,深圳市被國務院房改辦評為“全國房改先進城市”。那時候,我就被深圳敢闖敢試的氣質所折服,此后房地產業務就成為我的主打服務業務,從商品房買賣合同到房地產開發、再到建筑工程領域,為自己的執業找到了專業方向和專業領域。
1998年我承接了當時媒體炒得最熱鬧的一個商標搶注案件。當時我國商標法律制度兩個基本原則即申請在先和分類注冊的原則。從1995年12月開始,我的法律顧問單位中國(深圳)對外貿易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外貿”)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提出200多件商標的注冊申請。這次申請的特別之處在于中外貿將公眾熟知商標的相同文字在非類似商品或服務上注冊,如“鳳凰”“長虹”等,同時又將與48家上市公司簡稱(含字號和簡稱的主體部分)相同的文字進行商標注冊。到1998年7月2日,中外貿的200多件注冊申請已有156件被核準注冊。隨后中外貿開始聯系商標轉讓事宜。最終中外貿準備有償轉讓的67個注冊商標被國家商標局撤銷。當時,我是深圳海埠律師事務所的創始合伙人之一,作為法律顧問,我在各大媒體報紙上發表文章跟一些學者和專家展開討論,當時深圳多位法律界人士支持我的觀點,認為中外貿的合法注冊行為應受法律保護。此案出現后,才有了馳名商標的概念,并規定馳名商標可得到全類別保護。到2003年6月國家出臺了《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
成立廣東瑞霆律師事務所
參與眾多法律服務項目
2000年,我迎來了人生中的重要節點——我的兒子出生了,為此我休息了一年。2002年,我的“第二個兒子”出生了——廣東瑞霆律師事務所(以下簡稱瑞霆所)。我常常對兒子說:“媽媽有兩個兒子,一個是你,另一個是叫瑞霆”。
2002年8月,我和另外三位律師共同創建了瑞霆所。成立之初,律所不過五六名執業律師。我從扎著馬尾上庭的小丫頭,長成了瑞霆所主任和首席合伙人。我一直認為律師是高端專業服務人員,法律只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手段和工具,當事人去進行訴訟是最無奈和最不得已的最后方式方法。我穿上律師袍就應該在法律框架下和服務范圍內,為當事人依法爭取最大的權益。多年來,我經手的案件超過1000件,為了能與當事人更好地交流和溝通,避免被對方情緒左右,我考取了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律師工作獨立性較強,同時又需要密切合作,在發揮個人專長的基礎上要整合資源,實現共贏是一個律師事務所凝聚力和戰斗力的表現。每次遇到重大案件,我總會組織大家一起參與,這不僅是解決案件的過程,也是為年輕律師積累經驗的過程。
在重大事件和社會公益活動中,瑞霆所從不缺席,多年來參與了多項政府法律服務項目,從2010年到2020年,瑞霆所連續十年擔任深圳市婦聯的法律顧問和服務團成員,第八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公益法律服務機構等。十九年來,瑞霆所也從當初十幾人的規模擴充到后來100的多名人員,先后獲得廣東省優秀律師事務所、深圳市優秀律師事務所、第十四屆深圳知名品牌等多項榮譽。
▲王麗娜
叁
2010年,我有幸成為深圳市政協第五屆委員。從不缺乏改革故事的深圳,那一年嘗試在律師協會和會計師協會,通過公推的方式協商產生政協委員,這是全國首次和首例。
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建言獻策
推進城市法治建設
我是家里的長女,從小性格外向,學校演講、唱歌跳舞各種表演中都有我的身影,養成了不怯場的習慣,也正因如此不論在深圳市律師協會任職還是作為深圳市政協委員,我始終堅持自我,活躍在各個現場,始終關注著深圳律師行業的發展。從成為政協委員的那一刻,我就告訴自己一定要認真學習,發揮法律人的專業優勢,為深圳的法制建設添磚加瓦。在兩屆政協任期內,我提交了近20份提案,參加了三次大會發言,參加了首期的“委員議事廳”,參加了兩次“委員社區講堂”,參加了多次專題協商議政會和政協熱線、政協論壇等節目,通過不同形式積極認真履職。
2013年市政協五屆五次全會期間,我“趕場”赴三個專題議政會發言,議題包括“法治城市建設”“生態環境建設”和“文化強市建設”。同年在參加建設一流法治城市專題議政會上,我作了《制度建設是樹立法律權威、建設法治城市的重要環節和必要保障》的專題發言。2014年在參加建設一流法治政府專題議政會上,我作了《構建政府與民眾互信,提高政府公信力》的發言。2016年在參加提升城市公共安全專題協商會上我作了《高層樓宇電梯與消防安全》的重點發言。每次為了做好發言準備,我查閱大量國內外資料,和同事一起給每個政府部門打電話,在網上咨詢第一手資料,了解政府公務人員對民眾辦事的態度、效率和是否依法行政等。只有這樣才能在發言時用數字說話,用證據說話,讓更多的委員和廣大的社會公眾了解深圳的行政執法狀況和執法水平。最后,我的努力沒白費,每次的發言都受到很大的關注和鼓勵。
我是學法律的,作為深圳市政協第五屆委員我卻成為了文化文史學習委員會的委員。為了能在文化委的調研工作中做到有的放矢地發言,我從一個對文化產業不太熟悉的門外漢,到目前在律所已經組建文化產業法律服務團隊的專業律師,我們還為文博會匯編了《文化產業法律法規政策指引》手冊,并在現場免費贈送。
2015年,我成為深圳市政協第六屆委員。敏感地捕捉信息并洞察其中的社會問題,是政協委員的基本素養,而律師的話語體系十分適合參政議政和建言獻策。作為一名曾經在體制內工作過的人員,我始終關注機關單位那么多雇員們的切身利益和各項權益。2004年深圳市政府頒布了《深圳市機關事業單位雇員管理試行辦法》,這標志著一項創新的人事制度得以創立。政府雇員制度,本意是為了改革僵化的人事體制,引入企業人事管理體制,實施合同化管理。但是雇員制實施十幾年來,雖起到預期成效,但還是帶來了雇員身份定位尷尬、與公務員“同工不同酬”等諸多新的問題,深圳政府雇員制亟需進行改革。
針對這種情況,2017年我在兩會期間提交了《關于盡快推行“以事定崗,以崗定人”政府雇員制度的建議》,這是一份承載著深圳市數千名雇員期盼的議案,立刻引起了強烈反響?!度嗣裾f報》全文刊登后,雇員問題得到妥善解決。我還收到了雇員們給我送來的錦旗。
多年來,我始終秉持放下私心,堅守社會公共利益的念頭,在政協委員的位置上發出真實的聲音。
熱心公益發起愛心接力
帶動深圳律師捐資助學
從全國律協理事、廣東省律協常務理事到深圳市律協副會長,十多年間,我見證了深圳律師隊伍的發展壯大過程,2016年深圳市執業律師人數突破萬名,至今已突破二萬人員,多年來我見證著深圳法律服務業務穩步推進,也見證著深圳律師們在公益事業上發光發熱。
從1997年以來,捐資助學都是我和深圳律師的良好傳統,除集體捐助外也時常進行個人捐助。2003年的一天,我正在觀看電視臺播出的《真實故事》。故事講述安徽青年教師周老師放棄留城機會,回到金寨縣燕子河鎮小學教書育人的故事。學校只有他一個老師,同時教一至三年級共30多名學生。除了教學,他還要給孩子們做飯吃。這些學生每周要背一袋米從10里以外的家中來學校。為了學生,周老師很少回家,妻子分娩時他也不在身邊,最后妻子因為難產去世。從此他與幼小的兒子相依為命。節目結束后,我立即撥通電視臺電話,打聽周老師的聯系方式。根據電視臺提供的地址,我給老師匯去了4000元,其中3000元給他自己生活用,1000元用于資助貧困學生。但是,周老師將全部費用都用來資助貧困學生。此后,我每年都匯去一定費用助學10名孩子到小學畢業。2007年3月,我提出在金寨捐建希望小學,這一想法得到律協會員,特別市女律師們的熱烈響應,我也被授予希望小學名譽校長。
2010年10月,我擔任深圳市律師協會第七屆副會長,帶領深圳市律師協會15名女律師驅車400公里,到粵北山區的翁源縣龍仙中學捐資助學,捐款總額超21萬元,用于資助該校42名貧困女高中生完成學業。多年來,愛心接力從未停止,每逢節假日,各種深圳律師公益助學的新聞屢見報端。2012年瑞霆所被授予第九期深圳關愛行動“十佳愛心企業”提名獎。
肆
如今深圳經濟特區已經走過40多年,我也同樣到了中年,人到中年,最應該做的就是把結構調整好,帶領新的年輕人二次創業。
把青春年華獻給深圳
跟深圳同步二次創業
回首來深的26年,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來了就是深圳人。有一段時間,無論去哪里出差,我始終覺得還是深圳好,回到深圳就是回到了家。在我的工作時間里,三分之一的時間給了參政議政和行業服務,三分之一的時間給了律所管理和發展,隨后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辦案。我的丈夫是公務人員,兒子在國外留學,本科快畢業了,多年來一家三口呈三角形三地分居。幸好現在交通便利、科技發達,即便我和兒子有著12個小時的時差,每天視頻也沒覺得距離遙遠。從二十幾歲來到深圳,我將青春年華都獻給了深圳,我特別喜歡、特別愛護也特別感謝深圳這座城市。
一直以來,我個人奮斗已經到了一個瓶頸和極限,常言道一個人走得快,但一群人跑得遠。2020年,我選擇與連越律師事務所合并,試圖讓年輕的律師們在更大的舞臺上施展才華,這應該是一種使命。人到中年,漸漸失去激情,但只有找到新的興趣點和爆發點,才能熱情重燃。一直以來,法律和生活始終息息相關,只有繼續著力打造誠信服務政府,全面提升全民法治意識,才能做到真正的文化驅動,不斷點燃“新深圳人”的熱情。
出 品: 深圳市政協 深圳晚報社
總策劃: 林 潔
策 劃: 喬恒利
監 制: 尹昌龍 王 蕾 葉曉濱
顧 問: 黃 玲
統 籌: 林 航 趙 青 陳 莉
執 行: 王 碩 成 功 鄭舒琪
口述時間:2021年11月24日
口述地點:廣東連越(深圳)律師事務所
采訪撰稿:深圳晚報記者 陳龍輝 見習記者 余瑤
編輯:鄭曉鵬